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12年06月09日

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重庆市渝西中学 李如文

最近拜读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 范梅南教授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它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意蕴》,我认为我们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方式:

1.此时无声胜有声,化险为夷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时时让我们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如要马上处理,还可能伤害许多学生的感情,如果不予理睬又损害自己的威信,甚至让事情进一步恶化。这时我们教师可运用面部表情、手势等,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

例如一学生突然在课堂上大声讲话,我依据对这个学生的平时了解和认识,依据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依据该生周围的学生反应,准确判断出该学生讲话的动机与目的之所在: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还是受到别的同学的刺激?是想出风头还是故意和老师过不去?然后做出准确的判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这样既不影响教学,又对该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

又例如:一学生因为自己厌学,结果在上课时心神恍惚,这时我给予了善意的提醒,结果他出言不逊,让老师很下不来台。如果我这时也采取针锋相对,只图吐出恶气,渲泻怒气,只求一时的痛快和临时的表面上解决问题,也许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也能保证学生的精神状态保持在教学内容上,那么这样只会使师生情感产生沟壑,更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受到损害和影响,也给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比较好的做法是:在课堂上对这事件给予暂时“冻结”,仍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课后的其它时间再做处理。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都不允许自己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对待学生,决不能夹杂个人情绪,任性妄为。即使当学生严重冒犯自己尊严时,也决不采取有伤学生心灵、有损教育教学效果的态度和行为。具备教育机智,有助于避免师生冲突,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宽容是一种教育机智,宽容更是一种教育境界。

2.变“口干舌燥”为“润物细无声”。

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教育,可还是有很多时候自己感觉力不从心。自己已经苦口婆心,掏心掏肺,学生却无动于衷,或者他们点头言是,却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达不到目的。通过学习教育名著,懂得教育有时不在于教,而在于悟。悟出来的教育道道,远比灌输的教育教条来得经典。像学习游泳,没有呛过几口水的体验,恐怕是难以学会游泳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我想我们教育学生应该抓住学生在认知、思维、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我们老师通过生动活泼、通俗的日常语言,以平静的口吻将我们的意思和道理“无声”地渗透在一些情节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浅出、以身作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世界的本质,社会的理想和人生的真谛。这样或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变“单调呆板”为“灵活机动”。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乐于接受我们对他们的教诲,明白我们的意图,懂得各种道理呢?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么请在以为最没有教育意义的地方,也许最有教育的活力,而在最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或许最没有教育的魅力上下功夫。 %%e7;pGK/

例如处理学生在“愚人节”恶作剧时,我有时以装糊涂的办法,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以不批评、不训斥,而是随机应变地将恶作剧行为巧妙地转化为一次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们在不露痕迹、自然而然中接受教育。这比生硬的批评、训斥的制止办法,效果要好许多倍。

教师要想产生并形成教育机智,范梅南教授为我们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途径。“首先,我们得记住教育性机智是教育学理解:注意学生,聆听学生……教育学的健康性是一种使命感,一种对学生的爱和关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盛行时的积极希望,一种反思的成熟,一种基于聆听和‘看’学生的能力的教育学理解,一种对年轻一代的一般信任和同情的态度。”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意义。是的,教育机智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技能等专业素养的体现。我通过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深深体会到,教育机智的形成主要源自以下五个方面:热爱学生的情感、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良好的思维品质、虚心学习的态度以及广博的学识。让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好好把握教育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我们的学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