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在于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读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重庆市渝西中学 李如文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晚年创作的杰作。全书通过对59个问题的回答和展开形成59条教诲,是由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人生的价值和独特性、每个人的独立性和才干的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为祖国的繁荣准备自我牺牲的强烈信仰的思想联结为一个整体。这些思想不是用空洞的说教加以陈述,而是以丰富的实例材料、童话、故事和寓言为论断的逻辑基础。不仅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回答了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字里行间,处处精典。拿编者的话说:“是教师向正在成长的一代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部教材”。“是教师、教育工作者、父母以及广大读者必读的一本好书。”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教育问题博大精深,本人只选取其中两个问题谈谈体会。
一、真正的人应当什么样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教育家,做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是他一生的修炼;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象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一个人,首先要使自己留在人的心中。我们常说的不朽就在于此。”那么,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的总论中界定:“在我称之为真正的人那种人的理想形象中,在我眼前浮现出如下重要特点: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真实性和完美性,对人与人之间那种视为人类道德发展顶峰的共产主义关系,要有明晰的概念,深刻的理解;对共产主义理想美的感受应作为个人的执着追求;要善于珍惜祖国和共产主义社会那些神圣的东西,就像珍惜自己心上的个人爱物和神圣的东西那样。”这是从宏观层面讲的,阐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才观。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有的领域,有的场合自觉与不自觉淡化共产主义教育,认为这是“极左”、“过时”,甚至以“避谈政治”为荣,我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误区。具体地说,怎样才算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总论中说:人要有自尊,道德上的完美,感受理想、高尚道德情操的魅力、吸引力。人要有智力上的丰富、创造上的才能、追求在思维世界里生活;要经常丰富和发展自己智慧的愿望。要有丰富的美的知识,敏锐地去发展对美的需要。要热爱劳动,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去对待劳动,热心去干具体的工作,并努力去追求劳动技能的完善。要有强壮的体魄。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过,我们在培养目标的系统化和方法上还需更多的探索和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怎样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学习,特别是在校学习是人的最大的幸福。因为这是很多人不曾有或很少有的,在校学习的时光“是一座被知识之光照耀着的宫殿”,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才换来了脱产的平安的学习机会。然而,在现实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把学习看做是负担,有时则把它看做是惩罚和苦恼。如果问题到了这一步,学校的任何教育都是不会奏效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校里,只有当学生渴望学习,只有在学习中他感到是一种快乐,得到的是欢乐并得到人的一种骄傲时,学校里其他的一切才会成为现实的、可以达到的”。这实际上是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习上讲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呢?
(一)“应当把学生看做是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欢乐的最重要的源泉就是体验和感受到知识则是我的智力创造的结果,探索的结果,心灵劳动的结果”。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才能使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把学生“看做是接受、接受、再接受的知识库”,看做是“无底的容器”的观念普遍存在。这正是我们要实行“课改”的必要所在。
(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什么样的精神需求会产生出什么样的活动。”也就是说,行动来自需要。我们所面临的学生,年龄、家庭、地域、身心等状况差异很大,在学习需要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普遍的一般的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要研究特殊的个别学生的需求,并针对需要给予引导,这大概就是“因材施教”吧。
(三)“领着孩子到思维的源地去旅行”。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他指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向孩子们揭示开那些不懂的东西,唤起他们去认识的欲望。在这里,哪怕是最胆小的最腼腆的学生,也会变成好问的思想家” 。“课外的思维活动,是不以初级阶段教学课程为转移的,要比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一切都更为重要、更丰富、范围更广泛”。对于这一论断,我想不必大量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实例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拿这种观点来审视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我们的社会实践、自然体验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或是流于形式。难怪学生感到学校的学习枯燥乏味,没有欢乐;难怪学生出校门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们的手脚是被安全、责任、担心给捆死了。
(四)“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用世界名著在自家建了一个图书室(也许称不上图书馆),并向他的学生们开放。目的是“让一个富有魅力的美的世界、思维的世界和人的感情的世界”深入学生心灵,这本身就是在孩子的面前展现生活的欢乐,让学生在书的海洋、知识的海洋自由地荡漾。试问:我们基础教育学校的图书馆真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多少呢?在这一点上,有的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把图书室的书分配到各班,轮流交换阅读。当然,可能会有污渍、破损等,但那是管理问题,况且,这比束之高阁,形同摆设要好得多。
(五)“跟孩子们一道去发现真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应该是“使孩子们在真理面前惊奇、惊讶的小路上的领路人,要跟孩子们一道去发现真理”。“一个只会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要求背熟、背熟、再背熟的老师,定会激起孩子们的伤心感,而然后便是内心的愤懑”。这可以说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老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以前,已进行了多年的学习、修炼,对于要传授给学生那点知识的来龙去脉,应该是了如指掌,问题在于如何传授给学生。象现在有些老师那样处心积虑、喋喋不休地“满堂灌”,肯定是没有好结果的。相反,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则需要大力提倡和推广。为此,苏霍姆林斯基的两个比喻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一条道路,照亮一条知识之路”。“老师的脑力劳动是使知识的火药燃烧起来的火花”。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部著作中所闪烁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的光芒实在是太多太多,读来令人心悦诚服,爱不释手。我所摘取的仅是管中之一豹,沧海之一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深入研读,不断探索,让教育家的智慧在新课改中结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