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青年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下成长(吴红美)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我们青年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给我们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化学教师,是课程改革重要使命的践行者,我们能否尽快成长,能否担负起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任,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青年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发展自己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在新课程下的教学中更新观念,洋思、杜郎口的成功,不是生源竞争的成功,不是设施设备添置的成功,他们的成功要归结于理念的成功,他们的理念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洋思人认为,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教师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大都能学会了。有研究表明,老师讲授后24小时,学生知识巩固率为5%,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为50%。
在教学中应由单一性变多样性,由被动性变主动性;教师退下来,学生走上去;变课堂为学堂,变教材为学材;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以学生为主,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实际上学生的潜能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巨大。
二、在教学中注重反思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冯小霞教授是这样给反思性教学下定义的,每堂课下来都应该要进行教学反思魏书生老师说过:每堂课后都应当把本节课的亮点记下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深入的反思,反思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巧妙之举或失误、疏漏的地方。通过反思去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教学反思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我们的教学状况。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这几年,学术界比较倡导“叙事研究”,所谓的叙事研究,我想,说简单点,也就是将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和体会记录下来,我们日常的反思录,就是最好的 叙事研究的样本。
三、关注教材的变革,注重知识体系的重建
青年教师自己专业知识地拓展,新课改的选修加必修模式,在原有基础上要求知识水平的提高,不然你就驾御不了课堂,也就谈不上什么情感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即也要向学生学习,从学生中“汲水”来补充自己;其次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即引导学生自己去“汲水”,甚至自己去引来鲜活的水,教师不必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及化学课程和教材的滞后,重知识认知,轻实验技能和情感意志培养;重信息传输与储存,轻信息转换加工与迁移应用。试想没有教师对知识系统的熟练掌握,哪能有新的适应要求的教学设计产生?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通过在教学中的积累,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特色的形成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教材是一本薄薄的书,教师投入创造性劳动,才能将它转化为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也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添加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之后,它才可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教师虽然有教学理论作指导,也有许多他人的成功经验供以借鉴,但这都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在遵循共同规律的同时,强调教学的个性,这种在共性指导下的个性就是教师的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特色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黄梦钧的部件识字法,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窦桂梅的情感教学法,魏书生的“知识树”都具有自己独到的特色;阅读心理的研究,多媒体开放式教与学研究,本色课堂研究……老师们要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要让自己的长项成为学生的长项,要不断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习内容。
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思进取,不继续学习,他也终究会被淘汰,古代哲学家庄子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漫长历程,正所谓“学无止境”。教师的一生也不例外,而且职业的特性决定我们更应该将终身学习作为自己首要的事业追求。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