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家及教育名著简介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29日

中外教育家及教育名著简介

1.毕达哥拉斯《金言》

毕达哥拉斯(约前582—前493),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也是希腊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出身于萨莫斯岛的一个雕刻匠家庭,在波吕克拉底的宫廷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后来外出旅行,到过许多地方。传说他到过小亚细亚,见过泰勒斯,学习过米利都学派的学说,还到过腓尼基和埃及,并在埃及住了很长时间,与那里的祭司交往,接受了他们的宗教观念和教派生活方式,研究了埃及相当发达的天文学、数学和几何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毕达哥拉斯回到萨摩斯时,适逢内乱,因不满当地政治,他移居南意大利的希腊殖民城邦克罗通。据说,他的人格和博学很快赢得了人们的极大尊敬,在这种情况下,毕达哥拉斯开始了一种说和使徒式事业。他收了门徒300人,建立了一个带有很强政治和宗教色彩的盟会,这些门徒来自四面八方,有男有女,有贵有贱,毕达哥拉斯和他们一起过着一种僧团式的集体生活,参与城邦政治活动,同时潜心研究哲学和科学,取得很大的成绩。

按黑格尔的说法,毕达哥拉斯是希腊的第一个民众教师,他所创建的毕达哥拉斯学园,对以后希腊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他有什么著作不得而知,现在流传下来只有一种被称为《金言》的道德教化诗,而且学界对《金言》的作者是否就是毕达哥拉斯,尚有疑问。不过,《金言》确实反映了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哲学、宗教和教育思想,这一点乃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学术界把《金言》当作研究毕达哥拉斯伦理和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已成定例。

希腊教育活动的历史渊源久远,但希腊教育思想的历史却是从第一个在希腊引进灵魂不朽、灵魂轮回思想的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那里开始的。毕达哥拉斯在宣扬灵魂不朽、追求灵魂净化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全新的爱智生活方式,是毕达哥拉斯教育思想的本质。也是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最大贡献。正如柏拉图所说:他的后继者至今还在讲着毕达哥拉斯派的生活方式,并显著地区别于其他的人。

毕达哥拉斯派的生活方式,其核心是“爱智慧”。传说毕达哥拉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爱智慧”即“哲学’这个用语的人。故事说,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同弗琉斯的统治者雷翁谈话,当后者称赞他的天才和雄辩,并询问他的技艺是什么时,毕达哥拉斯答道,他不是技艺的大师,只是一个爱智慧的人(哲学家),并解释说,生活中有些人为的是名,有些人为的是钱,可是有少数人作了最好的选择,他们把自己的时间用来思考自然,做爱智慧的人,这就是哲学家。也就是说,毕达哥拉斯把哲学即爱智慧本身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比那种迫逐名利更好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道路。这是他们一切言行的目的所在,他们全部学说和世界观里都渗透着这种基本精神。

而“智慧”又是什么呢?有一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名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他们把数当作世界的本源,是永生不死的大神,人的灵魂可以在对数的研究或玄思默想中实现灵魂的净化,使之上升为纯洁的灵魂,摆脱肉体轮回的命运,达到神的境界。这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哲学的要义所在,可以说,数论哲学本质上乃是一种教育哲学。

毕达哥拉斯把数看作世界的本源,认为数具有完全、匀称、和谐的德性,三者乃天心所示亦人心所求,因而如何化天心为人心,也就成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金言》所作的道德劝喻中反复告诫人们要态度谦和、行事公正、谨守中庸原则:

敬你的父母与亲族,于其余的人中,以道德的标准,选择友朋;对于柔和的言语与完善的行为要谦让,不可因些微的小犯而憎你的朋友。忍你所能忍,因为“可能”与“必要”紧相邻,这些事你要知。“作事与言语之中都要公平……” 在一切事情中,中庸是最好的。

对毕达哥拉斯来说,生活的全部目的或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通过对数的研究、体悟以及日常生活的训练,实现灵魂的净化,达到和谐、完全和完善的境界。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论哲学的研究中提炼出来的这种和谐思想,对后来希腊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谐不仅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人生理想,而且还是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准则。

由于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宣扬灵魂不死、灵魂轮回思想,影响了人们对他们在希腊理性精神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就连恩斯特·卡西尔这样的大家在论述希腊神话向理智文化的世纪转变这一问题时,竟也从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直接讲到爱利亚的存在哲学和爱菲索的变易哲学,对南意大利的数论哲学只字不提。事实上,如果说米利都学派的工作迈出了走向理智文化的第一步,迈出第二步的大概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了。毕达哥拉斯固然因为其神秘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而被称为与鬼神来往的“魔术师”,但他在哲学、数学、音乐、医术等方面的研究亦使他赢得了“智人”的尊称。他思想中理性主义的因素和神秘主义的因素一样多,一样影响巨大。

《金言》中的许多诗句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理性主义精神。例如它告诫人们:

在每一举动,观察我每次所说:不要受别人的言语或行为的影响,去做或说于你不是顶好之事。思而后行,以免做出愚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但勇敢地去做不致有悔之事。勿行你所不知者,常相当的学习。如此你的生活将充满了愉快。你如求清洗与解放你的灵魂,用判断,且反省一切事,坐于一切最好的思想上,如车之御者。

毕达哥拉斯非常重视自省精神的培养,颇似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教海:不要让你的困眼皮与睡相遇,直到你默想了你一日之行为之后: “我在什么地方犯法?我已做什么事情?我避去什么义务?”——从头想至末尾,对于卑劣的行为就悲哀、恐惧;对于好的行为就喜悦。

后面这段话使我们想起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好德如好色”。不过,虽然有这些共同之处,中西方的这两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却有着根本的差异:孔子教育思想始终是以人类社会中群体之间的伦理关系为核心的,是现实的、入世的,(在理论上),也是朴素的,经验的;而毕达哥拉斯虽也重视社会伦理问题,但又不止于此,而是把洞悉宇宙存在、发展秩序和规律的理性活动作为自己首要关心的,也就是说,他关心的不只是人类群体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即人的社会存在问题,以及人与宇宙之间的灵魂自由问题,而他关心的首先是个人的自由问题。或者说,毕达哥拉斯不像孔子那样主要在群体间的社会生活中求自由,而更多地是在个人的理性生活中求自由。从理论上看,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带有更多思辨或形而上学的特征。《金言》在上引有关自省的劝喻后紧接着说:要做这些事情,想这些事情,爱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将把你放在如神的优越的路上,近于他,给我们的灵魂以数目“四”者,恒久宇宙之源!但是在你做事以前,你要向神们恳求成功。这些格言既已熟悉,你将知道,永不死的神们与有死的人们之规律,一个事物,如何与其余一切事物分离,并且如何终归于一:你将要知道,如你应该知道,宇宙无论在什么地方是齐一的,如此你不希望在希望以外的事,亦不误于真理。

要详细解释这些话的意义是困难的,但后面这段话强烈的理性精神我们是可以领会的。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罗素认为这一观念来自于毕达哥拉斯,而这种信念无疑又为以后希腊和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催生剂。罗素在评价毕达哥拉斯思想时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人对于思想界有过像他那么大的影响,我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所谓柏拉图主义的东西倘若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本质上不过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罢了。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来的。如果不是他,基督徒便不会认为基督就是道;如果不是他,神学家就不会追求上帝存在与不朽的逻辑证明”。

2.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诗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读》(1937)等。

(一)论集体和集体教百原则

1、论集体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任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者。"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苏维埃教育所需要的第一个形式就是集体。因此,马卡连柯强调说:"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

2、论集体教育原则

(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有人曾问马卡连柯他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是什么,马卡连柯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他看来,要求与尊重是一回事。对此,他解释说:"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马卡连柯认为,在集体教育过程中,要求是必须的,否则就不可能建立集体和集体纪律。他指出,"要求"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提出要求。当然领导者所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乎情理并能实现的。在第二个阶段,集体的领导者周围已出现了一批自觉维护纪律的积极分子,他们所组成的核心会用自己的要求支持教师的意见。在第三个阶段,集体本身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这时,教师己无需要再提要求了,因为集体往往己向个人提出了过多的要求。在谈到"尊重"的时候,马卡连柯指出,"尊重并不是尊重外表的什么东西,并不是尊重脱离社会面独立存在的东西"…。这是对那些参加我们的共同劳动、共同工作的同志的一种尊重,这是对活动家的一种尊重。"

(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在他看来,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他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他强调说,"集体是个人的教师"。教师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马卡连柯认为,集体与个人两者关系密切,"在苏联不可能有置身集体以外的个人"。因此,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既可以同时作为教育目的,个人和集体又可以同时作为教育对象。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马卡连柯后来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他的上述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3)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生命活力在于不停滞地前进。他说,"一个自由的人类集体的生活方式就是向前行进,它的死亡的方式就是停滞。"因此,马卡连柯要求教师不断地向集体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来刺激集体的活力。这种新的目标就是前景,是人们对美好前途的希望。他强调指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前途的希望。这个工作方法就是建立新的前途,运用己有的前途,逐渐代之以更有价值的前途。""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乐。"因此,前景教育原则又可称为"明日欢乐论。"在马卡连柯看来,前景教育可以分为3个步骤,即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主要是针对还没有能力安排自己未来长远的意向和兴趣的儿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近景将逐渐让位给中景和远景。无论是近景、中景还是远景的实现,都应当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作用,防止享乐主义情绪的产生。

(二)论集体的作风和纪律

1、集体的作风马卡连柯十分重视集体作风的培养。他说:"如果没有也不去培养一定的共同的作风,那么,这一切外部行为的准则就毫无意义了。"在马卡连柯看来,作风是指五常的共同的态度。这种共同的态度主要表现为5个特点:

第一,集体应当朝气蓬勃。集体应当充满"强烈的快活情绪",其表现形式为朝气蓬勃和行动的决心。这也是集体成员对集体和自己的将来充满自信和自豪的表现。

第二,集体成员之间应当团结和睦。在内部关系上,集体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批评,甚至可以互相"压制",但在外人面前,集体成员应到相保护,不让同伴追受任何苦恼和羞辱。

第三,集体成员应当具有坚定不移地主持正义的观念,在集体中持强凌弱者应当受到处罚,弱者应当得到必要的保护。

第四,集体成员要具有积极性,随时准备去从事有条有理的,讲究实效的活动或文化娱乐活动,克服空间与材料方面的困难,并且热爱这样的活动,热爱与困难作斗争。

第五,集体成员应当养成"抑制的习惯","抑制的特殊形式就是礼貌"。

2、集体的纪律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既是集体教育的结果,也是集体教育的手段。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与旧社会纪律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应当伴随着自觉",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马卡连柯强调说:"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三)论教师集体和家庭中的集体教育马卡连柯认为,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是培养不出良好的学生集体的。他说"凡是教师没有集合成一个集体的地方,凡是集体没有统一的工作计划,没有一致的步调,没有一致的准确的对待儿童的方法的地方,那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如果有5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10个随心所欲地单独工作的优秀教师要好得多。"鉴于教师集体的重要性,马卡连柯研究了如何建设教师集体的问题。

在他看来,建设教师集体应当注意4个方面,第一,教师集体应当是一个合理的组织,而不是偶然的集合体。在组织教师集体时,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以及教师的性格和业务能力等因素。第二,教师集体应当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第三,教师集体要团结,行动要一致。第四,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教师集体和儿童集体并不是两个集体,而是一个集体,而且是一个教育集体。"家庭中的集体教育也是马卡连柯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家庭中进行集体教育,马卡连柯提了以下建议:第一,"要尽早地让儿童知识父亲和母亲在什么地方工作,做什么工作,这种工作是如何的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成就";第二,"要让儿童及早明白家庭预算,知道父亲和母亲的工资,第三,要使富裕家庭的孩子明白"家庭的富裕没有任何值得夸谩的地方",使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不羡慕其他家庭,并养成坚忍精神。此外,马卡连柯还要求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诚实、关心他人、节约、责任感等品质。

3.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儒,这种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君子就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所谓“仁”,就是“克已复礼” ,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也就是“爱人”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他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孔子说,如果能那样,就不仅是仁道而且是圣德了,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那“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回答子贡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他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也就是说能够用羞恶之心来约束自己,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才能够称作士。孔子既然对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认为要能成为君子就必须是热爱学习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去做官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了,那才能去作官。他把做官和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须学习,尽管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解释,但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重视学习,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由他去选择人材,他主张用先学了礼乐知识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学习的人。他这种重视用学习过的人去做国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在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对我们古代的吏治也曾起过积极作用。

(二)论教育内容

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他最重视的还是道德修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还重视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去理解道理,并提高工作能力,确实具有重视实践的思想。更可贵的是孔子不讲鬼神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尽管在孔子的时代宗教迷信思想在人们中间很流行,统治阶级也利用迷信来为其统治服务,而孔子却不讲迷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这种思想对于我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政(政治)教(宗教)合一的国家政体,确实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二)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孔子的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还都是适用的,值得我们借鉴。

1.乐学与立志。《论语》的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但孔子并不停留在“乐学”上,他认为学生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因为学习毕竟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需要十分努力的劳动,所以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学习有了要求,才能学到知识,他认为学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你立志下了决心,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立志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成。在《论语》中还有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立志的意义,都说明孔子重视立志,认为不立志,没有恒心是不能学习好的,甚至会一事无成。

孔子重视使学生乐学和立志,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乐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自觉地努力学习。孔子不仅提出立志的要求,也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讨论立志,鼓励学生立志。

2.重视学和思。《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有用的,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又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日:‘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他通过思考,形成自己一个基本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重视学和思,并且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学和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认识到学和思的正确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表达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的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这段话今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子夏所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强调学习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视观察与实践。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须注意进行观察。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审度他的心情,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但如果用来作为学习的方法,同样是适用的,这种方法也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观察法了。孔子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段话是说对于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些什么?而且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为了了解一个人,这种态度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们的学习,而且已经成为一句成语,为人们所用。重视观察,重视调查研究是孔子的重要学习方法,如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这种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孔子还十分重视身体力行,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孔子强调言语忠诚,行为忠实严肃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以上所引的话,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实事,要通过实践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孔子还反对言过其实,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更反对大言不惭,因为那样实行起来一定很难做到,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这个意思。

4.强调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5.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学习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他不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而是多听,选择其中合理的部分接受,多看,并且把它记下来,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孔子的原意实际上是说“生而知之”的人是没有的,“不知而作”是不应该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还是应该努力学习,只有学而后知才是真实的,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观点,今天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孔子学无常师,主张向一切人学习,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想,孔子所以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道德高尚的人,与他这种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已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孔子主张“每事问” ,不懂就问,他确实做到了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因此他才可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大学者,被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要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够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能够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做老师。实际上他也说出了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特别宝贵的是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认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6.以身作则。孔子认为言教不如身教,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7.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论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感情很深,这也是他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是说他对学生十分坦率。他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是他尊重学生的根据。”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而学生对孔子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8.教学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成长为不同的人才。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颜渊在说到孔子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而已。”说明了孔子教学时是如何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习起来“欲罢不能”。这方面的事例《论语》中有许多记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孔子还注意到要根据一个人的年龄特点进行自我修养,如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尽管这种认识还不够科学,但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有这种认识,确实难能可贵。

总之,《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教育宝书,它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子重要的教育观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