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中学高95级杰出校友刘厚成事迹
http://cq.wenming.cn/wmbb/201509/t20150908_2844326.html
重庆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书写渝藏情深
来源: 2015年09月08日 15:38:52
刘厚成(左)和他援助的藏族小朋友们在一起。 (本栏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刘厚成 重庆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之一,现任职西藏类乌齐县委常委、副县长
■ 简介:
2013年7月,重庆大渡口区审计局副局长刘厚成,调任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委常委、副县长。入藏两年来,他投身当地建设、关爱藏族同胞,在分管的国土、商务、通讯等领域都取得发展成效,获评“2014年援藏优秀党员”。
■ 感言:
援藏是一种责任,来这里工作就要“在状态”,要一心为民履行职责,做出一番成就。
“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写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长大了要像援藏干部刘叔叔那样有文化、有本领,帮大家盖房子、修马路,帮小朋友上学……”
这是西藏类乌齐县尚卡乡,一名叫格来江措的孤儿在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在日记本里,格来江措写下了很多他与这位“刘叔叔”之间的感人故事。
自愿投身援藏建设
“刘叔叔”叫刘厚成,今年40岁。
2013年7月,重庆大渡口区审计局副局长刘厚成自愿报名,成为一名光荣的援藏干部。
但入藏初期面临的困难远超刘厚成预想——由于气候干燥,加上高原反应造成呼吸困难,他常常头痛得难以入眠。靠着坚强毅力克服这些不适,他用一个多月走遍类乌齐大小乡镇,基本掌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与其他援藏人员一道,梳理出“当前长远结合、输血造血结合、传统创新结合”,推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对口、社会援藏”的帮扶思路。
倾情帮扶藏族同胞
藏语中,类乌齐是大山的意思。地如其名,海拔4500米的类乌齐,因为山高、谷深、坡陡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全县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社会事业落后,民生欠账较多。
位于类乌齐县城边的巴仁巷社区,居住着3000多名藏族群众,由于缺乏饮水、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居民生活十分不便。刘厚成和其他援藏干部到类乌齐的第二天,就来到巴仁巷社区调研,并当场研究解决办法、筹措资金,逐项解决民生问题。
很快,百姓呼声很高的一些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看到援藏干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巴仁巷社区不少藏族同胞连连称赞:“这么快就建好了饮水管,路灯也有了,道路也建好了,重庆援藏干部真是不含糊!”
入藏援建两年来,刘厚成积极协调各项援助资金,陆续投向当地桑多镇桑多村、宾达乡宾达村等多个建设项目。他还与县里四大班子一道,向内地省市筹措援藏资金1600多万元,投放到类乌齐县医院手术室、购买县小学健身器材、帮扶救助藏族困难农牧民等,有效改善了当地民生状况。
献血救人创造生命奇迹
进藏两年来,虽然远离家乡亲人,但刘厚成并不感到孤单,“其实我一直向往神秘的藏文化和淳朴的农牧民生活,赴藏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阅历。”刘厚成笑着说。在与藏族同胞的朝夕相处中,他深深爱上了这片圣洁的土地和淳朴的人民。
2013年10月21日,类乌齐下起入冬的第一场雪,气温陡降至零下六度。当晚8时,藏族妇女卓嘎拉姆因流产而大量持续出血,命悬一线。由于类乌齐县人民医院条件有限,经过三个小时紧张抢救,病人情况仍不见好转。
必须输血!但当时昌都血库里没有适合病人血型的血。往外送吧,外面的血源情况一时弄不清楚,加上大雪封山,病人病情如此危重,就算把病人送到条件较好的拉萨医院,获救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必须在当地及时寻找血源!
“砰砰砰!”子夜时分,刘厚成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医院医生熊军将卓嘎拉姆的情况告诉了他。情况紧迫,刘厚成赶紧联系上类乌齐武警中队,寻找血源。20分钟后,刘厚成拿着手电筒冒着风雪跑到病房,在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后,发现他的血型与病人所需恰好吻合。于是他果断地撸开衣袖,让医生抽血救人。
虽然那时他进藏才两个多月,曾因高原反应而数次晕厥,但为了救人,刘厚成没有丝毫犹豫,坚持率先献血100毫升,这是在高原地区单次能献的最大血量。
随后又有两名符合血型条件的武警战士献血。鲜血缓缓流进卓嘎拉姆体内,她慢慢苏醒过来,各项生命体征都开始好转。虽然虚弱的卓嘎拉姆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但她眼角淌下的热泪,让在场所有人既感动,又欣慰。
事后,卓嘎拉姆的主治医生说,她从医多年来,这样的事非常罕见,连她都没想到卓嘎拉姆还能救治过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义助三名藏族孤儿
刘厚成说,与藏族男孩格来江措三兄弟结下的“忘年交”,是他入藏两年来的最大收获。
格来江措5岁时,父母在车祸中不幸丧生,留下13岁的哥哥仁青罗布、3岁弟弟曲加和他相依为命。在悲痛、无助、绝望和生存威胁面前,三兄弟日渐孤僻,不愿与任何人交流。
2014年3月7日,类乌齐依然冰雪交加,刘厚成得知格来江措三兄弟的情况,立即冒雪前去探望。当他风尘仆仆赶到三个小孩家中,心立即被眼前看到的一幕深深刺痛了:三个小男孩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用怯生生的眼神打量着他这位陌生人。刘厚成立马拿出1000元塞到仁青罗布手中,并通过微信、网络向社会求助。
在刘厚成的爱心呼吁下,不少社会人士纷纷为三个孩子寄来新衣和慰问金。刘厚成将爱心人士赠物和他个人拿出的慰问金送到三个孩子家中,并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都告诉刘叔叔,叔叔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听到刘厚成的话,三个小孩扑到他怀里号啕大哭,异口同声地说:“叔叔,你还会来看我们吗?”
从那以后,三个孩子成为刘厚成的牵挂,不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抽时间驱车4个多小时山路前去看望。在他的关心和开导下,三个孩子渐渐活泼起来,大哥仁青罗布还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昌都第二中学。喜欢写日记的格来江措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你们知道吗,刘叔叔说我已经长大,要学会勇敢,要好好学习。刘叔叔看着我的样子,总让我想起爸爸……”
在昌都传递“重庆精神”
而今在类乌齐县城里,随处可见带有“重庆大道”、“重庆宾馆”、“重庆医院”等字样的路牌、灯饰和建筑,就连街道上疾驰而过的车辆,许多也印着“重庆援赠”的标识,这都是像刘厚成这样默默奉献的援藏干部们,给雪域高原、给藏族同胞留下的深情印记。
按照国家政策,援藏干部每年有近60天假期可以回老家探亲。可是由于工作繁重,入藏两年来刘厚成仅仅回过家两次,前后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0天。刘厚成说,虽然自己无愧于这两年的援藏工作,但期间对家人照顾太少、平时回家太少,对妻儿有所愧疚,特别每逢佳节他总会倍加思念亲人、朋友。
刘厚成说,援藏干部任期是三年一批,到明年8月份,他的援藏工作就将结束。面对在类乌齐工作的最后一年任期,刘厚成说,他希望能够把重庆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品质留在西藏,做好下一批援藏工作队的交接,并希望和其他援藏干部齐努力,把“重庆精神”在西藏一直传递下去。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
(记者 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