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的触角——一个女教师的心灵感悟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14日

课本的触角——一个女教师的心灵感悟

让孩子学会爱

——有感于对妈妈无话可说

在学习了儿歌《妈妈的爱》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日记,说说妈妈对你的爱,再写几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当时看到学生很雀跃的样子,我觉的这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第二天收作业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没交,便找来询问情况,回答差不多:没什么可说的,不知道写什么。我当时就觉的这些孩子真懒。等看完作业以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除了几篇内容、情感比较好的以外,其余同学的日记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抄写;二是泛泛的叙述,事例平淡;三是一些“您辛苦了,长大以后一定要报答您。”这样的大而空的,不痛不痒的话。孩子们对终日操劳的妈妈竟然无话可说,让人哑然。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太多,竟然不知道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 作为老师,也是妈妈,更为自己感到悲哀。我没有急于批评孩子,而是又布置了一个作业:“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付出了很多,有些细小的、感人的事情可能同学们已经忘记了,有些事情可能你还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回家坐在妈妈身旁,请妈妈回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件高兴的、难忘的、激动的或者是痛苦的事情。再跟妈妈交谈一下,把内容写下来。”在第二次批改日记时,我记录了这样一些精彩的词语,把它们连贯成了一段话:“妈妈的爱是香喷喷的饭菜,是挡水的鞋,是挠痒的手,是治病的药,是温暖的怀抱……爱在豆浆里,爱在关切的目光里,爱在温柔的话语里,爱在合身的毛衣毛裤里,爱在掖好被角的被窝里……爱在点点滴滴,爱在无言中,爱在情深处。”每个学生的日记中都有“闪亮的珍珠”,我把他们串成了美丽的项链。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体会到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理解了妈妈严格的爱。感受到妈妈的良苦用心。

有一个女孩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班级事物很多,学校离家又远,来不及很好的照顾她。有一次过生日,就在生日蜡烛点亮时,一个电话又把妈妈叫走了,她生气地对出门的妈妈说“走了,就别回来了!”她说她的生日过得很不高兴。她在日记中继续写道:“放学了,王老师的孩子自己在办公室写作业,而老师却在教室里辅导学生。我的妈妈是老师,我的老师更像妈妈。”她在观察与体验中,体谅了妈妈,理解了妈妈。最后我说:“老师也是妈妈,你们能不能把《妈妈的爱》朗诵给老师听?”孩子们满怀深情的诵读让我泪眼婆娑。我想对天下的妈妈们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的爱更为复杂的了。您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要教他们学会去爱您;您不教会这点的话,等您到了晚年,会痛苦流涕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说:“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人最微妙的一个本领,就是善于爱。爱能打开人身上最隐秘的源泉,而从其中将永久潺潺地涌出生气勃勃的善来。”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学会付出,学会爱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