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育思想录
2003年10月25日下午李镇西在金光小学讲座实录
李镇西曾口出狂言:“谁也无法超越李镇西。”今天才更清晰的知道,在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句“李镇西也同样的无法越越你”。因为,做一个最好的自已,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对自我最为真实的肯定。一个最好的自已,是任何人都难以越越的。
李镇西来我校讲座的题目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已――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他说:做最好的自己,一位教师要有追求,有理想是需要的,但也要有平常心,人与人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做出最为精彩的自已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非常需要一种从容与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的。
他曾与魏书生聊天说过:“你的做法是符合你的特点,但你有你的特点,我要有我的特点,要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自有李镇西的风格与特点。”一席话,充满自信,但更有哲理。
李总打开那刚买了没几天的超轻薄笔记本,一组图片将李总专业成长的历程尽现眼前:
话说李镇西:
这是一张一九七七年大学及中专文化考试的准考证,不胖不瘦,眼睛还算清澈的李镇西的归片;在四川师范学院门口的照片,撑着眼镜,还夹了一本十月充起斯文。校牌上还有破损的痕迹,镇西笑言,这是他在中国大学生的一次胜利大游行时,他们兴历得将校牌抬到城里,游行结束后,无力而返,便拖着校牌而回,从而将学校大门口的招牌留下了镇西将军刻下的第一记刀痕。
一张老师与孩子们共同融进大自然的照片,镇西动情地说:“教育不能不读大自然的这本书。”我想这句话应该是真理了,尽管真理并不掌握在李镇西的手中。
乐山一中的工作图片,镇西只给了我们一个背影,正在伏案工作,背影里写出的是勤奋的。
他说:那时,读书、教书、写作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这“全部内容”四个字,其实真的应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
冬天的山顶雪打仗的照片,还有他笑言中国人体艺术第一人:高二时班级学生在平地里摆成了班名的形状并拍成的照片,的确非常精彩感人。
学生在雪中活埋李镇西,他指着被学生在活埋时弄在掌上的伤痕,流露出不尽甜蜜的记忆。他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会年轻的。
他与我们说起了爱心教育的万同,说起了那个成为少尉排长的调皮学生的故事。
镇西深有感触地说:“有人问我,我们读爱心教育都读出泪来,你写爱心教育,有没有流泪?写爱心教育是不可能流泪的,因为,我只是从孩子们身上感到快乐与幸福。”
成都的原野,被李镇西称之为锦绣大地。而他每年都带着孩子们走在这锦绣大地上。他出示了许多与孩子们行走自然间的图片,说“我一直认为,孩子没有读大自然这本书,不仅是教育的残缺,更是生命的遗憾。”
他让孩子们用自已的脚走自已的路,走进田野,走进菜花地。招唤大自然,以接受大自然的招唤。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婴儿,睡要宇宙的摇篮里。”这是李镇西讲的非常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说起自已的成长经历,镇西又出示了一系列的图片:
陶行知:青年陶行知的照片(镇西为了追寻陶行知的足迹,到他的出生地、到晓庄师范、两次去南京到陶行知的墓地。在陶行知的墓前,他心中才更为深刻地理解“爱满天下”深邃。。
他还说起了苏霍姆林斯基,以及朱自清,他心中最理想的语文教师的形象、
其实,他展现的这每一个,都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史上大师级的人物,都非常独特的这一个,我想他李镇西的心中,也许早就将理想的风帆扬起:“做最好的自已,我就是李镇西。”
教育者,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应有不断的追求
核心是把教育当作事业
为自己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
他从自已的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他是怀揣着王蒙的《青春万岁》小说进入工作岗位的。因为,要将自己的班级办成理想的富有儿童情趣有浪漫的班级。
于是,就有了未来班的浪漫气息与无数的浪漫故事。他从未来班的班歌及与谷建芬为班歌谱曲说起。谈到二十年过去了,上周又见谷建芬。
他认为谱班歌的意义超过了这件事本身。
八十年代有一个学生自杀,给我带来很多。他的教育思想从浪漫转向关注现实。于是,他从自已为了让五六十年代或三四十年代的革命英雄主义传下来的浪漫主义的情结中走出来,认为教育要面向未来,于是就有了八九年,出现在全国的各大报刊上他对教育的系列批判文章,他此时思考的是“我们的教育怎样走学生的心灵,不能用玫瑰色遮住学生的心灵,给孩子一个失真的世界。”
因为,孩子们已发出了自已的呼唤“教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是没有人回答的。”。这一声声呼唤,引发了李镇西对教育现实主义的现实思考:“教育要面向社会,要走进心灵。”
在其后,他的教育观在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教育是不是一对一的与现实同步,教育总是一种理想来引领人的发展,总是以理想来塑造人、发展人。
谈起教育理想,镇西对现在是赤裸裸的世侩教育“读书就是挣大钱聚美女”表示坚决的反对。
他认为说话要注意场合与对象,五十多个学生就是五十多个未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就向孩子赤裸裸地宣扬功利与世利,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
他说,真话,不一定是真理。
教育,是培养公民,而现在有培养顺民。我想,这也是镇西的一句真话,但是真理吗?
镇西还说:教师要学会以学生为师,要正确对待挫折、非议与名利。
他从自已的一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将挫折当成人生的财富,不要将挫折成为前进的阻力。他自豪地说“我的事业要发展,谁也无法阻挡李镇西的崛起,只要我将人格注入孩子的心灵,我是无往而不胜。”
当然,他还有自已的行为哲学:要摆脱忌妒,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开距离。让他无法忌妒你甚至不得不佩服你。
全国的赛课,李镇西拿不到一等奖,很好,还是李镇西。那年我得不到一等奖,我现在做全国优质课竞赛的评委。
这话说起来倒真有点像他的导师朱永新教授:“我不是清华的学生,但我可以做清华的教授。”
李镇西说,不要将一生放在一节课上,何必太在意别人的规则。
他认为:“我们需要条件,但最终只有自己才能培养自己。”
二、教师应有激情
教育者应该是最有激情的人。激情源于童心。
教师应和学生保持共同的爱好,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在孩子们面前,老师的精神世界应是不设防。
孩子们能走近教师,这老师是幸福的。
老师的威信是学生给的,不要做出高深莫测。
三、教师应有思想的人
教师首先是一名知识分子,一名优秀教师的心中一定装着整个世界。教师的思考要宏观,胸中有整个世界,否则,无论怎样努力,也是狭隘的,只有让天下都在他的心灵之中,他才能走进这个世界。
他认为教师应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这一句话说得还是非常纯朴的。
他认为语文教师的定位应是“人、知识分子,是教育者、是语文教师。”这样的一个顺次,而人才是最重要的。
“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不知是哪一位名家的语言,我不知道,但镇西知道,他的博学由此也可见一斑。
他认为,教师的教育思考,从细节处思考,在平等中对话。
教师应独立思考,不迷信任何权威。要像质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样,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他从谭祠同说到胡耀邦,又讲起张志新们同样是共和国的英雄。
他说搞教育不能就教育搞教育,每一个教师都有宽广的视野,这是必要的。
说起课堂与教育中的问题,有教师怕出问题,其实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看成一个课题。我认为“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看成一个课题”这样的思考,对教师的发展还是有非常大的启发的。
四、教师应有有阅读习惯
李镇西从自已的发展经历说起教师的阅读,并与金光小学的老师们谈起了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
一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
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
三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
四读写中学生可中学生写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
说起经典,他说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真正的教育理论,永远不会过时。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取代的过程,人文学科的价值是不可能过时的,不会被取代的。论语里也有新课程理念,教学相长即师生共同成长等
谈起那些高深莫测的读不懂的书籍,他笑言是伪专家写的。看不懂就不看。
五、有写作习惯
他说起写教育日记与教学后记重要性,从他十余年教育日记的写作过程,告诉我们教育日记写作对教师专业成作的作用。
当然,教育日记的写作也有平台突破问题,有不断反思前进的问题,而这更需要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
边听镇西的讲座,边用笔记本记下镇西对教育的思考。
两个小时转瞬即过,余音绕梁不息。
金光小学的网友们又与总版主及管理员晓骏同志展开了对话,其时,气氛之融洽,实在是我这支拙笔所难以写出来的。
还是给朋友们一点想象的空间吧,镇西在金光小学热力四射,金光小学会更好的亮起来。
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
——李镇西在北京报告会上语录精摘
●校园生活应该有一些浪漫气息,应该有一些炊烟,有一些山中的气息……教育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些浪漫的回忆,而自然这本大书不能不读,否则教育是不完整的,是空洞的。
●文学对人心灵的感染、震撼、启迪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的春游已经失去了春游的本来意义。为了安全,一切都是在紧张中进行。所以选择和学生一起徒步春游还是很好的。
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现在的教育多了些技术,少了些情感。
●一个老师要有人情味,怎样才能做到呢?那就是应该理解学生。
●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
●现在的教育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德育假的东西也非常多。一位学生来信说:“现在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有人回答。”假德育的具体表现是:一、脱离学生的心灵;二、形式主义猖獗;三、剥夺孩子的童年。
●我们不能通过形式主义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搞“万人签名告别游戏厅”之类,因为它的危害是培养了学生的双重人格。我们的活动不能成人化,而应该充满童趣。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走向学生的心灵。
●孩子是处于做梦的年龄,应该让他们做梦,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的德育往往很世故,很功利。市侩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说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这是赤裸裸的剥夺孩子的童年。50多个孩子憧憬着50多个未来,而你却用一个未来来要求学生,这是很残酷的。这种教育是可怕的,剥夺了孩子的憧憬和梦想。
●我们反对假大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直和正气。
二、爱心与教育
●爱不等于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爱。
●不是我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我。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老师能否感知学生的爱。
●青年教师问当班主任疲倦了怎么办,我的回答是:1、感受学生的爱,为了学生的爱尽自己的责任;2、把每一个工作日都当作创造日。
●爱只能在爱中去培养。在生活中向周围的人播洒爱心,让学生向一切善良的陌生的劳动人民献出我们的爱。
●对转化后进生的五个原则:1、建立感情;2、充满信心;3、降低要求;4、允许反复;5、集体帮助。
●作为老师,一定要记住,不要总以为优秀生就都是你教出来的。
●名师不仅要靠教优秀生成为名师,还要研究后进生。后进生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什么叫课题?遇到的问题就叫课题。
●一个老师爱优生不难,但从心底里爱差生才是真爱。
●每一个后进生都是一个科研对象。和后进生打交道,老师的进步非常大。
●对后进生,老师和学生给他们白眼,家长也打骂他们,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对这些学生的迫害,我们的教育人道主义和人性就这样地一点一滴地流失了……
三、在爱心之上构建民主精神
●爱还有真爱和假爱之分。
标准是:1、是一视同仁的爱,还是偏爱?2、是功利性的爱,还是超越功利性的爱?3、是居高临下的爱,还是平等的爱?4、是严格要求的爱,还是纵容和溺爱?
所以除了爱心教育,还需要民主教育。富有民主精神的爱才是真爱。
●爱心不是做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爱心不等于教育,只有加入民主的内涵才是完整的。
●教育千万不能以损害学生的尊严而去进行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以伤害学生的心灵为代价。剥夺学生的尊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
●我们不能以好心的名义来伤害学生的尊严,当作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因为那是我们侵犯学生的权益。
●我们的教育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我们的德育常常以集体的名义伤害学生的心灵。
●我们需要民主氛围的课堂。
●有青年教师问如何赢得学生的威信,我的回答是:1、把课上好;2、不拖堂。
●专制的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学生,这不是有民主精神的爱。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但还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教育的核心:尊重。尊重学生的情感、生活……还要培养他们学会尊重别人。民主教育是为未来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的教育。
●教育中的不平等比比皆是。而爱也是不平等的,如老师生病,学生来看望,老师觉得很正常。而学生生病,老师帮助或来看望,那就成了了不得的事情了。
●法制教育是需要的,问题是现在只有禁止,没有说哪些是学生应该做的。我们看到报纸上写了许多的学生打老师的事情,但很少有提到老师打学生的事情。可以说,作为学生是缺少法制观念的。
●法制是平等的,是我们共同遵守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全国的学生每人人手一本《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好了。
●班级建设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民主启蒙的重要手段。
●法制是对行为的约束。班规应该是对行为的约束,而不能是空洞的。要尽可能囊括,还有适当的惩罚。
●学生犯错误被罚,就是罪有应得,而老师犯错主动被罚,就成了品德高尚,这就是我们没有把师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经常给学生说的话: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和学生一起成长。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赢得人格。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不是自我感觉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其积极意义,让老师感受到责任,感到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但如今仍有些不适合。老师的灵魂比学生的灵魂高尚是有两面性的。学生不应该被看作是“工程师”的产品。
●学生毕业时,让学生每人写一封“这三年来李老师有哪方面对不起我”的信,这对老师其实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宁可暂时被学生欺骗,也不冤枉学生。
●带着思考的大脑,进行每天平凡的工作,这是最好的科研。
●教书、读书、写书、思考,这是老师每天都洋感做的。
●反思自己,读书写作,老师才能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