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流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09年09月30日

紧紧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流

重庆市渝西中学 王鸿宾

一、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加快现代化建设,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不断发生新的深刻变化。西方势力既想从中国的发展中谋取利益,又利用各种机会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包围”,企图颠覆、扼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直至分裂中国领土。(西方的贸易壁垒、中美纺织品战、欧盟对中国的军售、美国支持台独、藏独、东突、法轮功等,从日本、印度、伊拉克、阿富汗、苏联前加盟共和国等形成对中国包围之势。)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中,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温饱)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03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 1000 美元)。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物质文化生活还不高,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实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存在不和谐的音符,贫富差距很大,基尼系数、黄赌毒等),我们仍然面临西方国家经济、科技优势的巨大压力。发展的任务和压力十分现实,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 20 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是依靠少数人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调动和依靠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要完成这一伟大事业,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充分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活力,这是我们民族的最宝贵资源和财富。只有围绕大目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起来,发挥出去,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获得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创建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保持一个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完成改革和发展任务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多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逐步增多,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调动社会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助于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集中力量求发展,求富裕,从而为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培养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树立效率优先、多劳多得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奋发进取和人尽其才的风气和氛围,减少不满和对立情绪;有助于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构筑适应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决策体制和调节机制。(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群众投诉、信访、治理乱收费等)

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

2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所在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型肺炎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和“两手抓”,领导我们夺取了抗击非典疫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3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 人为本 ,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五、市、区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良好氛围

“创办优质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2004 年,是重庆市教育“争取政策年”,服务性收费、一费制相继出台; 2005 年,是重庆市 “教育管理年”;九龙坡区教育“三名工程”建设蓬勃发展,九龙坡区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发展,各校加大发展力度 ………这一切,为我校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六、抓住机遇,加快学校的发展

1 、学校教育理念和发展目标。

学校教育理念:自强不息,和谐发展。 我们总结学校 60 年发展历史和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提炼出。

渝西中学五年发展规划:一年强基础,两年上规模,三年申市重,五年大发展,建西部名校。

1990 年学校搬迁时,只有一幢教学楼,两幢教职工宿舍,其余的都是临时设施,师生人数不足 1000 人。如今,旧貌换新颜,荒山变校园。学校已成为拥有 2500 多名师生,设施设备齐全,教学实力雄厚的重庆市联招学校,九龙坡区重点中学。创重成功后,学校将发展为占地 230 余亩, 4000 人的规模,尽快建成西部名校。

2 、奋力拼搏,加快学校的建设发展,实现“双创”目标。

乘着九龙坡区教育“三名工程”的东风,近年学校得到长足发展。近年完成了征地 88 亩,租地 63 亩的工作,现校园面积达到 231 亩,是区内最大的校园,居全市前茅。校园形状由过去“不美观,不规则,难规划”的手枪形,变为“规则美观,易规划”的梯形,大大提高校地利用率。现正向市级重点中学、市级文明单位迈进。我们全校教职工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致力于“双创”工作。

3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实力。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同样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质量,或质量不高,学校的发展只能是残路一条。我校育人质量连连攀升。不仅大面积提高了升学率,而且不断出现区内“状元”学生。从升学人数看, 2000 年突破 100 人大关后,每年都以 100 人的速度上升, 2005 年高考上线人数达到 527 人,成为区内举足轻重的升学大户。从培养优生看,高 2001 级吴国栋同学入学成绩比联招线低 18 分,高考以 648 分夺得全区理科状元;高 2002 级白颜美同学入学时只有 262 分,高考以 524 分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高 2004 级袁莉同学以 642 分的成绩夺得全区应届理科状元,其中,理综以 295 分的优异成绩列全市第四名;高 2005 级杨德兴、陈鹏同学高考分获全区理科第一、二名。“低起点,高输出”成了我校的质量特色。近年来出现“招生爆满”的势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赞誉,深受社会好评。

也应该看到,我校的教育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时俱进,提高质量。

4 、加大学校文化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环境。学校努力在原有绿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育良好良人环境。

七、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和做好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努力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自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心系人民,关心群众,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3.努力成为遵纪守法、弘扬师德师风的模范。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做忠诚教育事业爱生育人的表率。

4.努力成为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模范

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自觉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列,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带 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