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友执教“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研究课”(图文)

信息来源:渝西中学 阅读数: 发表时间:2005年12月09日

李应友执教“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政治研究课”(图文)


 


 

学生网上冲浪,收集整理信息

 

学生上台展示研究成果之一

 

学生上台展示研究成果之二

 

全区听课老师(40余人)

 

 

2005—2006学年度九龙坡区“教研月活动”的主题是“网络环境下的‘三课研究’”,倡导共享网络资源,促进校际交流,提升课堂实效。

2005年12月8日,九龙坡区“网络环境下的‘三课研究’”主题教研活动在重庆市渝西中学举行,区政治教研员陈吉虹老师主持会议。九龙坡区政治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渝西中学李应友老师,执教示范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区政治教师40余人参加了听课和研讨,并对课堂进行了充分肯定。

陈吉虹老师评课说:

1.李应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最大的特色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课题和教材内容进行了再创造。课前,李老师指导学生上网收集了大量“有关我国农业现状、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如何发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制作课件。李老师还对原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行了的挖掘,再创造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李老师对教材内容也进行了再改造:关于发展农业的措施,原来教材只有“政策、科技、投入、产业化、乡镇企业”几方面,经过引导学生上网收集信息,延伸了“结构调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建设、建立观光农业、依法兴农”等角度。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并进行讲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展现自信的能力。

2.这堂课,充分展现了教研月活动的主题——网络环境下的“三课研究”;同时也体现了“教师角色转变”这一新课改要求。

3.这堂课,为教师转变新的课题观、知识观、教材观、学生观、时政观、合作观、质量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观等作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研究。

结论:师生都是无穷的创造者。

 

关闭